ZIBS视界丨以科技金融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12.28  

在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上的转型,是一个从“旧金融”向“新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调整。其重要意义就是要弱化旧的投融资方向如房地产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确立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及方向,包括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普惠发展、养老经济及数字化转型。新的数据也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战略上的转型正在发生。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下降0.2%,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8万家,获贷率47%。从“旧金融”向“新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以中国金融高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和打造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大文章,其核心就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及创新活动,并且金融企业自身通过科技创新,向科技创新项目或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其目的就是以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发展,支持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

 

为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科技金融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 如何理解科技金融,它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等有什么区别;

  • 中国科技金融目前发展的现状是什么;

  • 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目前有哪些挑战及问题;

  •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展望及相关建议。

 

如何理解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中第一篇大文章,对这一概念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主要还是指金融如何支持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

从发展的阶段看,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见证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以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像全民普及率非常高的移动支付工具微信及支付宝就是最好的实例。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是指科技赋能金融行业,或者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前者比如手机银行,后者比如支付宝。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服务的对象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对消费者(to C),也就是主要服务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在过去20年里极大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支付及生活方式,也使电子商务在中国蓬勃发展。

从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到现在的科技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服务对象的转型,也就是对商家(to B)或者面向企业,具体地说,就是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即面向拥有先进研发能力和新技术、技术具有战略重要性、产品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企业或产业群。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可分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科技金融强调金融行业对科技企业及科技创新的支持,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科技金融强调金融行业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会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银行类企业可以提供一般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也可以开发或定制出具有特色化的专项科技金融产品,比如运用“股贷债保” 类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使金融能服务于缺乏资本的初创型科技企业的研发以及获得技术转移。

第二个方面,科技金融强调金融行业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关于创新最著名的论述来自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新的或现有知识、资源、设备和其他因素的“新组合”,它通过不断地颠覆旧的结构和创造新的结构来推动经济前进,也就是创造性毁灭。在熊彼特的观点中,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产品,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新产品或新想法商业化并应用于市场,从而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化和行业的重新配置,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新产品或服务、新流程、新市场、新材料以及新组织形式。科技金融应该支持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第三个方面,科技金融强调金融行业建立现代化的中国金融服务体系以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这个现代化的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以及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政策。科技金融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更是一种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并持续创新发展的体系或机制。这不仅仅包括对科技企业及科技活动的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传统的金融功能,也包括直接融资、结构性融资产品及其他定制型、创新型服务及产品;不仅仅包括传统的持牌金融机构,也包括很多新兴进入金融领域的科技企业、数据企业、平台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同时也包括建立可靠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评估投资风险,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

 

ZIBS视界丨以科技金融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技金融的现状

 

科技金融强调金融行业服务对象的转型。相对于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形成共识以及实际操作层面,应该说是刚刚起步或还处于成长期,但各方面的数据表明中国科技金融正稳步发展。2020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以及“科技+产业+金融”的格局正在形成。金融服务方式也正在出现积极的变化,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探索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围绕链主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金融服务。

以下从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对中国科技金融的现状做一个描述。

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探索出台系统性的政策措施,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科技保险、科技金融体系、数据要素及流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以及元宇宙产业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构建产业发展及科技金融发展的良好政策生态。以下是对近几年相关政策一个梳理。

技术转移方面,2020年5月13日,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

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科技保险方面,2020年7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科技支行、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科技保险的发展以及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

科技金融体系方面,2021年11月26日,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强调要统筹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互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充分考虑银行、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势和特点,调动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性。

数据要素及流通方面,2022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数据20条”,聚焦数据使用权流通、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创新,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配置体质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市场与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并列为加快培育的五大核心生产要素市场之一,数据要素步入市场化阶段。

物流领域金融支持方面,2023年2月,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交通物流领域企业人群融资需求,创新丰富符合行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以及线上信用贷款。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方面,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产业创新方面,2023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

地方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方面,2023年10月,深圳市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内容包括完善深圳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引导风投创投支持科技、强化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以及加强平台智库服务支撑。

在实际操作层面,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逐步形成。比如“股贷债保”等各类金融工具的联合使用,支持产品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化应用等科技创新的主要阶段,也覆盖了科技型企业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见附表)。

可以看到,在政策层面,全方位的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环境在过去几年内逐步形成;在实际操作层面,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及产品从种类到贷款力度都在增强,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及生态也在逐步成熟。

 

科技金融目前面临的挑战

 

“旧金融”正在向“新金融”转变。“旧金融”支持旧的发展格局,比如房地产和基建等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而“新金融”则是支持新发展格局的金融,也就是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新的转型方向。支持高科技、可持续发展及科创型企业,是科技金融的使命。这也说明科技金融既要遵循金融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随着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复杂、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技术评估困难很大,科技金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投融资风险控制是不少地方政府和金融企业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创新。

国家的监管框架也在调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2023年1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新设了“科技监管司”,负责拟订相关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等工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在2023年11月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有限公司成立。该中心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牵头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基础设施,由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关机构联合发起成立,风控中心将重点围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等领域开展工作。

科技金融不适合遵循传统的金融手段,传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用于高科技、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这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信用贷、“投贷联动”等新机制,科创企业的估值、授信、风险控制都对金融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资体系也需要多元化,需要走向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的体系。

总之,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更好地评估投资风险,以及建立市场机制以市场化手段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来支持创新型企业,都是科技金融面临的问题。

 

ZIBS视界丨以科技金融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展望及相关建议

 

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强、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我们需要创新金融服务及产品来有效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以及支持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科技金融的展望及建议。

随着科技金融支持创新企业及创新活动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有效应对新的金融服务及产品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及挑战,提高数字金融治理水平,更好地保护用户权益、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

创新企业相关的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2023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提出要不断增强评级机构实力,支持有实力的金融科技力量进入评级市场,鼓励存量机构整合壮大,同时推进社会信用立法,以严监管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需要系统性、可信度高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估模式和评级标准,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的引导与支持,使信用评估模式和评级标准符合“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的科技企业特点,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相对客观公正。

科技金融也要针对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综合性的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现有的科技保险、担保等产品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科创企业发展的特点提供新的服务及产品,建立新型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系统。

科技金融须关注新的前沿技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全球量子计算企业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但量子计算的商业化也会对现有的加密算法、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此外,人工智能(AI)当前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引擎,正迅速改变金融行业格局,具有巨大的科技金融变革力量。虽然人工智能模型仍然依赖于人类生成的训练数据,结果可能出现偏差,出现不公平、不公正或者不合规的问题,但从趋势看,人工智能在支持金融行业本身创新以及支持科创型企业两个方面将推动科技金融行业的加速发展。

总之,科技金融在中国正稳步发展,尽管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在国家层面以及地方层面,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正逐步形成。科技金融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24期 

作者:贲圣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张瑞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教授;周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博士后

 

 

Latest News

最新动态

毕业歌会

2022.08.04

毕业歌会
ZIBS视界丨以科技金融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ZIBS视界丨以科技金融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