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第十七期“爱浙潭iZJEer Talk”座谈会成功举行。ZIBS助理教授邵辉、陈骁骅,ZIBS研究生陈璟楷受邀参与座谈,与ZJE副教授迟颖及五十余位本研同学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次座谈由ZJE副院长叶治国主持。
座谈首先从讨论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开始。陈骁骅以她的创业经历为例,讲述了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能力,一项技术只有拥有了底层科技的创新,才有潜力成为国际领跑,若没有从零到一的技术原创,一味的依赖引进和寻求国产替代,则很难有核心竞争力;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原创技术,从我们国家,走向世界。邵辉从他正在进行的金融科技研究切入,以他运用深度学习与多属性目标函数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机制进行完善,从而提升银行间资金交易效率为例,说明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显著效益。迟颖则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进,社会对交叉学科背景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陈璟楷以自己从生物信息学本科转到商学院金融硕士为例,为大家分析了转专业的抉择和可能途径。
围绕着嘉宾的发言,同学们就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职业发展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及金融领域的监管,如何避免算法过度决策的风险,黑箱模型与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等问题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讨论的尾声阶段,嘉宾们寄语90后00后的同学们,珍惜浙江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所给予的宝贵平台,在高校这片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上奋力争先,勇攀高峰,为日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社会价值打下扎实基础。
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
都有哪些收获吧
ZJE 2023级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
梁妍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与改变生产方式。嘉宾们以自己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在各学科之中的应用:生物医药领域借助AI算法更新,极大地加速了科研效率,促进成果转化,在时代挑战中为我国生物安全扬帆谋新篇;金融领域的算法灵动多变,宏观经济与微观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鲜活起来,对未来的预测性日渐增强。会上会下的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无不透露出教授们对青年人才期盼。新质生产力仍要以人为本,人借助模型与技术,推动科学不断发展。本次爱浙谭圆桌对话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学科交叉的魅力,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炽热气息。
ZJE 2021级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
杨雨晨
在本期爱浙谭中,三位老师和一位学长就发展生物医学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与我们展开了对话交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迟颖教授的谈话,她在回答一位生物信息学的学生时提到,这个领域需要既有生物学基础又有计算机能力的人才。而我作为一名生物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侧重于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学习,对于AI方向了解不多,于是我向迟教授询问,我们应该怎样紧跟这个潮流?迟教授指出,我们不需要对AI有着全方面的深入了解,而是应该对未来要研究领域的相关AI模型进行“专”和“精”的研究。同时,迟教授也说到可以通过AI先筛选出合适的候选药物,然后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高层面的“湿实验”上,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ZJE 2023级研究生
陈永阳
在这次令人耳目一新的爱浙谭圆桌对话中,浙大国际校区的教授们不仅以自身的经历和专业知识,带我们了解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发展与应用,更是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一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无限机遇。
陈骁骅博士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创业精神的力量。她从剑桥归国后的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业经历,不仅是职业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遵从内心的选择,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邵辉博士从商业和金融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他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迟颖博士的分享,让我对生物医学和AI的结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位在产业界和学术界都有所建树的学者,迟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揭示了AI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潜力,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陈璟楷学长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生物信息学专业,目前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读硕士研究生项目,陈学长以自身复合交叉的背景,结合多段实习经历,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这次圆桌对话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情。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