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ZIBS学术副院长(兼)、金融学教授钱美君在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发表题为“Implicit Benefits and Financing”的论文。该论文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Franklin Allen教授、澳门大学谢静副教授合作完成,探讨了隐性利益与融资的密切联系。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是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该刊也为英国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ABS4期刊,旨在发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金融相关的研究成果,最新影响因子为5.979。

内容摘要
社会关系和商业联系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形成了隐性利益,对信贷分配、成本和重新谈判产生影响。该论文介绍了一个兼容的融资模型,解决了不同融资渠道中的来源最优化和债务合同问题。该模型利用隐性利益和违约惩罚/成本参数来描述交易设置。与限定于特定机制(如业务联系、共同所有权、关系、保险、流动性提供、声誉等)的传统模型不同,该模型允许各种融资渠道在相同市场条件下竞争,使用隐性利益来数量化各种机制对借款人和贷款人效用函数的实际影响。根据这个模型的均衡预测,在竞争或垄断市场中,贷款人和借款人在彼此的收益中有隐性利益,有助于激励创业者的努力,提高项目现金流和贷款人收益。违约惩罚成本的作用类似于一种协商机制,成本越高越有动力协商,成本越低越有谈判能力。只有成本足够低的贷款人和借款人才能在经济系统中生存。研究进一步扩展模型,解释了项目异质性、金融中介和社会经济动态如何影响这些参数值,从而导致正规金融中介的崛起,以及他们在债务和股权方面的联合所有权的融资实践,虽然基础模型显示了另类金融的优势。这些理论预测为公司的融资选择与产业、文化和法律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依据,并说明了融资成本和企业绩效如何相应地受到影响。
由此,研究发现,带有隐性利益的融资(通常在另类金融形式中)可实现更低的融资成本、更高的管理努力,并为借款人和贷款人带来更好的结果。尽管正规金融中介、公司内部债务增加和债务与股权共同所有权等存在,但这些形式的发展与另类融资不断扩张的趋势相一致。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可以解释正规中介机构在融资方面的扩张。
作者简介
钱美君
ZIBS学术副院长(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